2025 香港社交平台排名 - 最常用平台与品牌行销建议全解析
在社交媒体渗透率超过 83% 的香港,品牌若想吸引注意力、提升转换、建立信任,就必须了解本地不同社交平台的用户特性与行为。 2025 年的香港数码生态愈趋成熟,但用户习惯却快速变化。本文将透过数据、分析与策略建议,为你逐一拆解香港主流社交平台的实际影响力与行销价值。
1. 香港社交媒体使用概况
香港总人口约 740 万,其中约 710 万人为网络使用者(渗透率约 96%)。
约 615 万人为社交媒体使用者,占总人口约 83%。
香港人平均同时使用 6.4 个社交平台,每日使用社交媒体的平均时间为 1.4 小时。
- 54% 社交媒体使用者作为女性,45.9%作为男性。
这代表:
→ 用户高度分散,单一平台难以完全覆盖
→ 多平台布局与差异化内容策略成为主流
→ 对“社交平台排名”的掌握,不只是媒体选择,更是“品牌与市场匹配”的策略行动
2. 2025年 香港社交平台排名
排名 | 平台名称 | 使用率/使用者人数 | 备注说明 |
---|---|---|---|
1 | Facebook / WhatsApp | 各约 70.6%(约 455 万人) | 两者并列第一,分别为最常用社群与通讯平台 |
2 | YouTube | 触及率约 83.1%(约 615 万人) | 影音平台,适合各年龄层 |
3 | 约 58%(约 370 万人) | 年轻族群偏好,学生使用率达 93% | |
4 | TikTok / 抖音 | 约 2%(成人用户) | 广告触及快速增长,短影音影响力上升 |
5 | Threads | 约 16.6%(约 107 万人) | 新兴文字平台,使用率持续成长 |
6 | 小红书(RED) | 无精确统计 | 女性使用者比例高,跨境行销价值高 |
7 | Messenger / Telegram / Snapchat | Messenger 约 25%、其余较低 | 非主流但具特定用途的辅助平台 |
3. 香港最常追踪的帐号类型
根据 We Are Social 与 Meltwater 发布的 2025 年报告,香港年满 16 岁的社交媒体用户中,最常追踪的帐号类型如下:
亲友/熟人(40.1%):反映社交媒体的本质仍以人际连结为核心。
电视节目/频道(26.6%)、歌手/音乐人(23.3%)、演员/表演者(21.6%):代表娱乐型内容长期受到欢迎。
KOL/专家(23.1%):显示专业性与个人影响力仍是用户信任的来源。
曾经购买过的品牌(22.1%)、考虑购买的品牌(17.5%):说明品牌帐号需要具备连结性与价值感,而非单纯推广。
饮食内容(餐厅/厨师)(21.6%)与旅游帐号(17.4%):日常生活型内容具备极高的参与与共鸣潜力。
这代表:
社群触及力,来自人际转发与内容共鸣
如果你的内容值得被分享、能引起用户“标记朋友”的欲望,将远比广告投放来得有效。品牌应善用 UGC(用户生成内容)、故事型行销与互动性贴文设计。娱乐性与资讯性并重
香港用户不只被娱乐吸引,也愿意追踪提供价值、启发或知识的帐号。这为内容营运开启两条路线:一是感性叙事(如幕后花絮、KOL 合作),二是理性输出(如产品知识、品牌理念)。品牌帐号需要人格化经营
用户对“已购买品牌”的追踪意愿高于“潜在品牌”,代表信任与熟悉度是关键。若想吸引冷流量,品牌必须展现真诚的内容价值,而非只做硬销。
4. 平台特性与行销应用建议
Facebook / WhatsApp
适合建立品牌专页、推广活动与处理顾客服务。WhatsApp Business 更能提供自动回复、客户支援与转换工具。
YouTube
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品牌故事,YouTube 是长短影片皆宜的平台。YouTube Shorts 的观看数在香港持续增长。
Instagram
图片与短影片导向,极适合视觉型产品与生活风格品牌。Instagram Reels 互动率明显提升。
抖音
以短影音形式带动快速传播与参与,适合挑战活动与病毒式行销。香港年轻族群使用率快速上升。
Threads
偏文字型对话与讨论,品牌声音、人设经营与快速互动是关键。虽用户基础仍在培养,但潜力可期。
小红书
跨境电商与生活风格内容主场,特别适合触及 25–40 岁的女性客群。适合用于软性推广、开箱、评价、使用教学等内容。
5. 趋势与行销策略建议
1. 跨平台整合布局:
将 Facebook / WhatsApp 作为基础,再结合 Instagram、YouTube 及 TikTok 做内容延伸。
2. 客制化内容制作:
根据平台特性设计内容格式与语调。例如 YouTube 用于说明式长影片,Instagram 则制作产品展示短片。
3. 数据追踪与优化:
使用 Meta Insights、Google Analytics、YouTube Studio 等工具追踪表现,依据触及率与互动率持续优化。
4. 投资新兴平台先机:
对品牌声音强、需与用户建立亲密连结的品牌,Threads、小红书提供新的曝光场域。
6. 制定香港市场社交媒体策略的实用框架
阶段 | 具体做法 |
---|---|
目标设定 | 品牌曝光、活动报名、网站导流、转换、用户互动 |
平台选择 | 根据受众年龄、品类属性、内容能力做优先排序 |
内容格式 | Reels、图文、短影片、限时动态、开箱文、教学影片 |
广告规划 | 小预算测试不同受众,分平台观察成效后集中资源 |
效果追踪 | 使用 Meta Insights、GA4、YouTube Studio 等追踪点击与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