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会取代广告吗?这对广告公司意味着什么?

广告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当我们想到那些令人惊叹的电脑生成视觉画面取代了传统的拍摄时,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转变——但也只是故事的开端。

事实上,人工智能现在已经成为推动每个广告活动阶段的核心力量,从品牌萌生一个想法的那一刻,到消费者完成购买的瞬间。这个产业不只是改变了——它正从根本上被重建。

那么,AI 会取代广告吗? 简单答案是不会,但以下这些现实层面的改变与影响,值得深思:

  1. 策略与市场研究的革命
  2. 创意与制作的转型
  3. 媒体与绩效的动力引擎
  4. 人类的角色:我们的价值所在

1. 策略与市场研究的革命

在一条广告诞生之前,AI 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以往的市场研究需要大量时间、资金进行问卷调查、焦点小组访谈与手动数据分析。即使在网络的帮助下,这流程已经不断优化,而 AI 更是把它推进了一百步。

  • 预测潮流趋势:AI 工具能即时分析大量社交媒体、搜索趋势与新闻资料,帮助品牌洞察即将流行的消费者行为与文化变化,快过任何人。例如 PepsiCo 就曾利用 AI 分析消费数据,发现健康风味饮品的潜力需求,最终成功推出 Bubly 气泡水产品线。



  • 精准细分消费洞察:AI 能以极高准确度细分目标受众。例如 Spotify 的「Wrapped」年度回顾活动,利用 AI 分析用户的聆听数据,转化为个性化的分享内容。这种手法不只创造话题,也让每位顾客感受到品牌的理解与重视。

2. 创意与制作的转型

这一部分大家应该最熟悉,但其意义远远超越「节省成本」这么简单,它正在定义一种全新的内容创作模式。

  • 从「实景拍摄」到「虚拟创作」:AI 图像与影片生成工具正在取代传统拍摄流程。品牌如今能制作出令人惊艳的视觉内容,从置身异国场景的产品照,到拟真「虚拟模特儿」都不需一台相机。就像这个 可口可乐的「大师之作」广告,他们与艺术家合作,融合经典画作与 AI 视觉生成,创造出一部超现实风格的影片广告。这类案例展示了 AI 并非单纯替代,而是当人类主导创作时的强力辅助工具。

  • 大规模个性化文案:AI 工具能在数秒内生成上百种广告文案、社交贴文与标题版本。这让品牌可以进行大规模 A/B 测试,并根据不同受众群进行个性化沟通。像是 JPMorgan Chase 与 AI 平台 Persado 合作,为他们的行销活动生成数千条个性化讯息。AI 能根据不同情感诉求或利益点,自动测试最有效的版本,最终让点击率提升了 450%,证明 AI 在每一个字上都能带来巨大影响。

3. 媒体与绩效引擎

当一个广告活动准备就绪,企业现在可以利用 AI 以极高的准确度触及正确的受众、在正确的时间展示广告。这也是 AI 最深远影响的领域之一,它正自动化原本需要整个团队处理的工作。而且这些技术早已在幕后默默运行多年!

  • 智慧投放广告: 程序化广告是由 AI 驱动的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算法能即时竞标广告位,并在毫秒内分析用户的行为、设备、地理位置等资料,决定是否展示广告。这让品牌的预算更有效率地运用,并确保每个活动都能优化投资回报率。

AI 程序竞标平台的范例

  • 即时优化:AI 平台能持续监测广告表现并立即调整策略。如果某一区域的广告创意表现不佳,或特定位置的点击率偏低,AI 可以自动重新分配预算并替换素材,完全无需人工干预,提升效率与精准度。

延伸阅读:

AI 生成内容在广告中的 5 大应用

线上广告入门指南:你需要知道的事

4. 人类的价值:我们的角色

即使技术看似「接管」一切,人类在广告中的角色仍将长期存在。因此当有人问「AI 会取代广告吗?」我们的答案是:「未必!」就像上面提到的可口可乐广告一样!

  • 创意人的新角色:有了 AI 协助繁重的基础工作,人类创意人员就能专注于策略思维与品牌建立。他们是发想「大创意」的来源——这些是 AI 无法从零开始生成的。真正能打动人的,是那份人性、同理心、幽默感与文化理解。

  • 道德指南针:AI 工具的效果取决于训练它的资料,若资料本身有偏差,就可能导致道德风险与刻板印象。因此需要人类团队来把关,确保广告内容具有责任感、真实性,并不会加深负面观感。同时在著作权、资料隐私与品牌真诚度等议题上,也需要人类的判断力。

来源:Charles Sturt University

Charles Sturt 大学近期的研究发现,生成式 AI 图像工具强化了性别与种族刻板印象。尽管在现实中超过 60% 的药剂师是女性,AI 所生成的图像却几乎都是男性。此外,AI 经常忽略多元肤色的呈现。这种偏见可能会误导大众对职业的认知,甚至让某些群体却步,不敢追求相关职业。

总结 - AI 真的会完全取代广告吗?

科技确实大幅改变了我们工作的方式,但它无法改变我们工作的初衷。归根究底,广告的本质始终是「与人连接」。工具可以更聪明,但我们真正的优势,仍然来自人性、故事,以及洞察力。

分享此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