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廣告案例研究:20個香港和國際例子

玩具廣告,不只是推銷產品,更是時代變遷的縮影。從單純的電視廣告,到如今結合社交媒體、病毒式傳播和沉浸式體驗的數位行銷,玩具廣告不斷進化,持續影響著新一代的消費者。

以下,讓我們一起回顧20個在全球及香港留下深刻印記的玩具廣告,更聚焦於近年來的成功案例:

  1. 樂高(LEGO)「Play is Your Superpower」
  2. 玩具反斗城(Toys"R"Us)香港廣告
  3. 菲比小精靈(Furby)1998年廣告
  4. 變形金剛(Transformers)1984年電視廣告

  5. 驚喜寶貝(L.O.L. Surprise!)「Become an Unboxer」

  6. Squishmallows

  7. 玩具反斗城(Toys"R"Us)AI廣告

  8. 芭比(Barbie)「你無所不能」

  9. Labubu
  10. 美國女孩(American Girl)「年度女孩」行銷

  11. GoldieBlox「女孩們的童年反擊戰」

  12. Tamagotchi On

  13. Barbie Dreamhouse Adventures

  14. 培樂多(Play-Doh)

  15. Hot Wheels iD

  16. CoComelon Toys

  17. The Elf on the Shelf 玩具廣告

  18. DJI RoboMaster S1

  19. Anki Cozmo 機器人玩具

  20. Nintendo Labo

1. 樂高(LEGO)「Play is Your Superpower」

樂高近年來持續推動的品牌活動,旨在鼓勵家庭重新找回玩樂的重要性。廣告影片不僅有傳統的積木創意,更邀請知名藝人如湯姆·霍蘭德(Tom Holland)合作,用幽默的方式傳達玩樂超越年齡的理念,成功吸引了成年消費者的目光。

2. 玩具反斗城(Toys"R"Us)香港廣告

這是90年代香港難忘的玩具廣告之一。利用當時嶄新的3D動畫技術,廣告中玩具店的玩具在開店前「準備就緒」,它們跳到貨架上,將自己整理得井井有條。

3. 菲比小精靈(Furby)1998年廣告

這款廣告以一個會說話、眨眼睛的可愛毛絨玩具為主角,強調其「互動性」。廣告成功地將菲比打造成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小精靈,引發了全球性的搶購熱潮。

4. 變形金剛(Transformers)1984年電視廣告

這支廣告成功地將玩具與動畫情節結合,展示了玩具「從車輛變身成機器人」的酷炫功能。這種強大的故事性行銷,為後來的玩具廣告樹立了新標竿,並讓變形金剛成為經典。

5. 驚喜寶貝(L.O.L. Surprise!)「Become an Unboxer」

來源:Carousel PR

這款玩具的行銷核心是「盲盒」概念,廣告本身就是一個「開箱體驗」。品牌透過與YouTuber和TikTok網紅合作,打造沉浸式的拆箱影片,成功利用抽獎概念和「驚喜感」抓住兒童和收藏家的心理,創造了巨大成功。

6. Squishmallows

這款以社交媒體為核心的玩具,其行銷活動主要圍繞抖音上的「#SquishTok」標籤。品牌透過網紅開箱、粉絲交易與分享等方式,成功在Z世代與千禧世代間創造出巨大的病毒式傳播效應,讓它成為2022年最暢銷的玩具。

7. 玩具反斗城(Toys"R"Us)AI廣告

玩具反斗城在2024年發布了一支使用OpenAI Sora技術製作的創意短片。這支廣告片揭示了AI技術在影像中的未來可能性,以科技感重新定義了玩具廣告的呈現方式,引發了業界和公眾的廣泛討論。

8. 芭比(Barbie)「你無所不能」

芭比近年最重要的廣告轉型。廣告影片鼓勵女孩們跳脫傳統性別框架,追求任何職業和夢想。這場行銷活動成功扭轉了芭比的品牌形象,使其從一個單純的時尚娃娃,轉變為一個代表女性賦權的文化符號,並帶動了銷售額的顯著成長。

9. Labubu

Labubu 的成功不是靠單一廣告,而是透過「盲盒」和「明星效應」創造的病毒式行銷。例如,韓國女團 BLACKPINK 成員 Lisa 在 Instagram 的無意曝光,直接讓這款玩具的熱度在全球暴漲,從而實現了比傳統廣告更巨大的傳播效果。

10. 美國女孩(American Girl)「年度女孩」行銷

美國女孩公司每年都會推出一位新的「年度女孩」(Girl of the Year),並為其編寫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故事。廣告行銷圍繞著這個角色的故事,結合書籍、影片、網站和實體店活動,創造出一個完整的敘事宇宙。例如,2022年的年度女孩 Corinne Tan 是一位滑冰運動員,她的故事探討家庭和亞裔身份認同,這場行銷活動成功地透過多媒體內容,與新一代的多元文化家庭建立情感連結,而不僅僅是推銷一個娃娃。

11. GoldieBlox「女孩們的童年反擊戰」

這款廣告不僅推銷玩具,更是一場顛覆性的社會運動。它挑戰了傳統玩具廣告中,將女孩們局限在「粉紅色玩具」的刻板印象。廣告影片將改編過的美國野獸男孩(Beastie Boys)歌曲《Girls》作為配樂,展示一群女孩們用工程積木建造複雜的連鎖反應機關,而非玩公主娃娃。這則廣告在網路上迅速爆紅,引發了關於性別平等和 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的廣泛討論,成功地讓品牌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12. Tamagotchi On

電子雞在新時代的廣告著重於其「彩色螢幕」和「社交功能」。廣告影片展示了玩家如何讓自己的電子雞與朋友的電子雞連結、結婚並生下新一代的電子雞,成功將這款懷舊玩具重新包裝成現代化的社交互動產品。

13. Barbie Dreamhouse Adventures

為了應對新時代,芭比不再只推出娃娃,更推出了動畫影集和相關手機遊戲。廣告片花強調影集中的趣味故事和角色互動,將芭比打造成一個龐大的娛樂IP,有效吸引了數位原生世代的關注。

14. 培樂多(Play-Doh)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Play-Doh (@playdoh)

現代培樂多廣告不再僅僅是電視廣告,更大量利用社群媒體平台。品牌與創作者合作,在IG和TikTok上展示用培樂多製作創意作品的短影片。這種「動手做」的內容行銷,成功激發了年輕一代的參與感。

15. Hot Wheels iD

這款產品的廣告結合了傳統的實體小汽車和數位遊戲。廣告影片展示了玩家如何將玩具車放到感應器上,並在手機App中追蹤車輛的數據和進行虛擬競速,成功將傳統玩具現代化,創造了「實體+數位」的全新行銷模式。

16. CoComelon Toys

《CoComelon》的廣告影片直接使用了動畫中的經典歌曲和人物,這款玩具的行銷核心在於「內容行銷」。玩具廣告就是動畫本身,透過在YouTube上發布高點閱率的影片,直接將動畫IP轉化為熱賣的實體玩具。

17. The Elf on the Shelf 玩具廣告

這款玩具的行銷手法非常特別,它幾乎沒有傳統廣告。品牌的成功來自於一場由家長主導的社群媒體活動。每年聖誕節,家長會分享他們的「小精靈」在家中各處惡作劇或擺出有趣姿勢的照片,並鼓勵其他家庭參與。這種透過「創造傳統」和「口碑傳播」的行銷模式,成功將一個簡單的毛絨玩具變成一項全球性的年度盛事,其病毒式傳播效果遠超任何高預算的廣告。

18. DJI RoboMaster S1

DJI為這款教育機器人製作的廣告,強調其「競技」和「編程」功能。廣告影片中,學生們使用S1機器人進行對戰,並展示了如何透過編程來提升性能。這支廣告成功將STEM教育與遊戲化體驗結合,吸引了對科技感興趣的年輕人。

19. Anki Cozmo 機器人玩具

這款玩具的廣告策略著重於「情感連結」。廣告影片將 Cozmo 塑造為一個有性格、會表達情感的機器人夥伴,而非單純的科技產品。透過短片展示它如何與孩子們互動、玩耍,甚至鬧脾氣,成功地讓觀眾產生共鳴,將 Cozmo 定位為「活生生的朋友」,而不僅僅是一個玩具,這在當時的機器人玩具市場中獨樹一幟。

20. Nintendo Labo

任天堂的這款產品廣告,強調其「動手做」的創意與樂趣。廣告影片展示了玩家如何將紙板變成可互動的玩具,如機器人或釣魚竿。這款廣告成功傳達了產品的核心價值:讓玩家體驗從零到有的創造過程。

分享此內容

相關文章